close

 

 

2011/11/23

文/暨南大學蔣劭翌

  進入市區前的愛蘭橋,已經可以看見「埔里鎮辛卯年三獻清醮法會」的宣傳,醒目而不突兀,彷彿召告著鎮民及遊客們「Let's party!」(舞會開始囉!)

  三年前──2008年(戊子年),整個山城因為「作醮」而忙碌著:執事們忙著張羅相關事宜而不敢懈怠,學生們因為機會實屬難得而興奮不已;同時,山城的子民也有為了祈求將來能夠風調雨順而齋戒一週的具體行動;而今年(辛卯年),埔里鎮民及仁愛兩村的村民依舊懷著虔誠的心,感謝蒼天這三年來的眷顧。
每十二年一次的建醮大典及三年後的三獻清醮,對於埔里人而言,意義相當重大!「子年」的建醮大典是祈求在地的長久平安;接著,三年後「卯年」的三獻清醮,或是為了感謝老天爺的眷顧,或是為了再祈福一次而舉辦。

 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,或許已有耳聞、也體驗過埔里這山城在建醮期間的熱鬧非凡;然而,你可知祭典的背後,是由一群默默且負責的人籌備、撐起來的嗎?
「一年前,就已經選出一名總理、兩名副總理,以及其他總理團的成員了。」於鎮公所服務退休,現職埔里鎮辛卯年三獻清醮法會總幹事周進喜透露,這些執事們是請示媽祖而『擲杯』選出的,象徵著對於建醮的公平與公正,並且需宅、子、壽皆備,始能勝任。宅,指的是房子,意味著經濟能力足以勝任這角色;子,表示子嗣;壽,代表著夫妻健在。必須滿足這三項條件才有資格擔任這些執事的角色,並非想當就可以當的。

  總幹事周進喜亦表示,除了在恆吉宮的總壇,尚設有東西南北四大柱醮壇,分別有一位大柱與四位小柱,對於醮壇要怎麼布置、有哪些規劃,由各壇自行發揮;建醮期間,一般民眾便能從醮壇中看出各柱的巧思與創意。由於攸關面子,每個壇都會卯足全力來搭建、裝飾其醮壇。

  建醮大典開始前所開的籌備會議、設置醮壇等活動,凝聚了社區與社區之間的情感,也注入了一股能夠抵擋漫漫冬季的活力。對於座落在台灣中心的埔里而言,建醮儼然不再只是宗教上的活動,它更是維持社區關係,提升社區意識的管道,無怪乎如此倍受重視。


 

內文原始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fbid=321058561253492&set=a.320494237976591.99129.124965150862835&type=1&theater

arrow
arrow

    流浪講義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